6月16日,中美古生物学家宣布,他们在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地区发现了4个恐龙足迹,而这些足迹长久以来被人们解释为“李存孝打虎处”的“虎爪印”和“人足迹”。该发现对研究会员鸿运国际手机版首页白垩纪早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以及民间传说对古生物学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
该研究由会员鸿运国际手机版首页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教授、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先生、德煦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冉浩等学者共同完成,论文发表在国内知名地学期刊《地质通报》上。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就在马陵山中生代白垩纪地层中,发现多处恐龙足迹化石。这些足迹化石清晰地展现在紫红色的粉砂岩层面上,造迹者包括小型蜥脚类恐龙、兽脚类恐龙等。“我们在2009年发表了该区的首篇恐龙足迹论文,并多次在该区开展考察,陆续发现了一批重要的足迹点。”邢立达介绍。
与那些暴露在野外的足迹不同,新沂市马陵山的恐龙足迹却是当地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的一处景点,上面的足迹被认为是李存孝打虎的时候留下的人脚印和老虎足迹。在历史上,李存孝是唐朝末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以力大和善战出名,在民间传说中号称唐末第一猛将。民间传说李存孝十几岁时为救父亲,打死恶虎,其英勇行为传颂至今。2018年7月,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研究生王杨子看到一些马陵山恐龙足迹的新闻报道后,猜测新沂的“李存孝打虎处”的足印与恐龙足迹很相似,并通过社交媒体与论文作者取得联系。“我一直非常关注民间传说与恐龙足迹关联,我看到王杨子提供的照片后非常激动,这些足迹是典型的恐龙足迹。”邢立达回忆,“该地恐龙行迹的间距很有规律,模式清楚,爪痕明显,这是典型的肉食恐龙足迹的特征。”邢立达随后两次组织了专家学者前来考察。
该足迹点的“人足迹”在世界各地都多次被误认为人脚印,“这是因为兽脚类恐龙足迹的三个趾在长年累月的风化中消失,而由于地面泥泞又陷入了部分脚后跟而造成整理轮廓类似人足。”邢立达解释道,“美国著名足迹点,德克萨斯州的玫瑰谷就发现过大量类似的足迹,且长期被拥护神创论的人们认为是人与恐龙共存的化石证据。”
目前,考察队的专家正在与马陵山风景名胜区及当地管理部门沟通,制定保护方案,让这片罕见的足迹得到更妥善的保护,并发挥更大的科学与科普价值。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鸿运国际手机娱乐版官网部 | 主办:会员鸿运国际手机版首页鸿运国际手机娱乐版官网报社 |
承办:北京中地世纪文化传媒中心 | 运维:北京金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ICP备:京ICP备1305312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0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4号院 邮编:100011 报刊征订:010-68047627/7643 邮箱:zrzybtg@126.com |